太原市三十六中新课题研究凸显成效
发布时间: 2016-01-23 12:27 来源:山西对口升学招生网
1月4日至11日,太原市三十六中迎来了新课题第一阶段汇报课。共有八个学科,十五位老师参加了此次课题汇报课,太原市迎泽区新课题联盟校负责人和老师,以及清徐县六合中学和阳曲二中的老师也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同时得到了来自省、市、区领导和专家的支持。
1月6日上午的活动中,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马玉玺、副院长卢红、义务教育中心主任李萍、迎泽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宏、教研室主任程慧萍以及各学科教研员亲临现场指导。三十六中化学老师武丽娜、历史老师王淑楹两位教师的课题汇报课,得到了现场专家和同仁们的一致好评。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卢红和义务教育中心主任李萍对三十六中课题研究和课堂操作分别进行了指导。卢红表示,三十六中新教学模式中“自主”、“合作”、“探究”三个关键词突出,模式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老师实际,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法指导、突出了探究过程、突出了对学生发展的四个特点。李萍也认为,三十六中老师们在课堂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展示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有效问题的引领效果明显,重视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据了解,太原市三十六中曾于2011年申报《初中精准性学习目标的设定与实施研究》课题,该课题为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全校老师的积极参与下于2013年圆满结题。三十六中沿袭这一课题中对精准性目标的设定与实施的研究,于2014年申报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自主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新课题,课题被列为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年下半年,学校还加入了太原市迎泽区四大联盟之一“动静结合 分层推进”的课题研究。在2015年10月9日学校召开的新课题开题报告会上,山西省教科院、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迎泽区教育局还专门为学校派来了教研员何晓艳老师精心指导。
目前,太原市三十六中已经形成了包括“情景导入、自主预习;自学呈现、互动监测;合作交流、解惑提升;当堂检测、反馈目标”四环节的“知识生长、思维发展”自主互助式课堂学习模式,真正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