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东县:让乡村教师脸上有光
发布时间: 2016-01-25 12:38 来源:山西对口升学招生网
湖南桂东县:让乡村教师脸上有光
“让农村学生享受与城里学生一样的教学资源,是千千万万农村家长梦寐以求的事。如今,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将孩子送到家乡的小学读书,我们在外地工作的家长也可以安心上班了。”湖南省桂东县水湾小学学生李玉的妈妈陈爱平如是说。
几年前,乡村小学教育是桂东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后来,该县积极推动城乡学校“齐步走”的发展战略,成功设计了“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山区办名教育”的“教育名片”。
据县教育局局长李剑介绍,近年来,桂东县教育局在“端平城乡一碗水”的工作上大做文章。全县实行合格学校建设项目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村小模样“大变脸”。2015年,该县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完成寨前镇水湾小学等9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任务。村小合格率达到87%,位居全市之首。
小江小学是普乐镇的一所村级学校,地处沤江河畔。“过去,学校的泥房教室破旧不堪,每逢雨季,雨水从教室的天花板上渗透下来,孩子们的座位移来移去,我们做教师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提起过去,当地一位教师感慨无比。
2013年9月,在外工作23年的张友船回到家乡,成为大塘镇船塘村学校的负责人。借着桂东县合格学校建设的契机,张友船大刀阔斧,将200多平方米的破旧校舍变成了大花园,学校成了村子里最漂亮的地方。二年级学生郭慧英笑着说:“学校特别漂亮,而且每天提供免费的面包和牛奶,在这样的学校学习真开心!”
水湾小学学生李玉的妈妈陈爱平近几年在广东做生意,赚了不少钱,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她萌发了把孩子接到广东读书的念头。2015年初春,陈爱平回乡探亲,她到学校接李玉回家时,“同步课堂”深深地吸引了站在教室外的她,清晰的画面、洪亮的声音,学生们分工合作,积极讨论问题,气氛很是活跃,孩子的美术课堂与城里的课堂没什么两样,她打消了让孩子转学的念头。
据了解,桂东县教育信息化工作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核心,加大投入,稳固基础。2015年,全面实施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和村小教学点网络“班班通”以及村小教学点校园网工程建设,惠及全县80多所学校、500多个班级、2万余名师生。此外,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名师工作室”等活动为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如何解决村级学校师资匮乏问题?人才怎样“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这是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本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他们的劳动价值得到应有的尊重!”据李本涛介绍,“以前每年秋季开学前,都能收到许多村小教师的调动申请,而且还托熟人来说情。现在我们村小的教师与中心校的教师比起来,工资高出许多,他们的工作热情日益高涨,要求调动的教师越来越少。”
青竹小学校长陈招兵曾算过一笔账:“现在除基本工资之外,我一个月的交通补贴是100多元,人才津贴500元,按照工龄计算,还能享受每月400多元的补助……这可比城里教师的待遇高了不少。”
郭大松是沙田文昌小学教师,2012年,他一次性全款购买了镇上一套总价20多万元的房子。“现在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在家乡工作不比外面差。”令郭大松欣慰的是,如今女儿也回乡成了一名乡村教师。
“房子买好了,女儿回到家乡上班,我可以享清福了!”郭大松谋划着,接下来要买车,到假期全家人驾车出去旅游!
2015年教师节前夕,桂东县首次针对乡村小学教师设置奖项,“扎根乡村优秀教师”的评选对象必须是长期扎根乡村学校15年以上的优秀教师,红洞小学教师扶良发获奖。他在颁奖典礼上潸然泪下:“扎根乡村教学30多年,能在如此高规格的会场领奖,我很满足。”
校舍“旧貌换新颜”,现代化教育信息手段的配备使用,师资队伍的优先保障,共同见证了桂东县乡村小学教育的“变脸”。这样的变化,也让当地的乡村教师脸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