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招生门户网站 !
您的位置 : 主页 > 对口资讯 > 正文

创新教育如何教?

发布时间: 2016-03-20 10:32 来源:山西对口升学招生网

 
3月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刚刚主持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和Facebook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对谈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匆匆赶赴论坛的分会场。在这里,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盖睿特,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梅丽特·杰诺将与他共同探讨“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国内现状:
 
 
 
创新教育差距很大
 
  “我们要重视人文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苏必德观点明确,“教育必须要有社会的担当。创新不仅在于‘颠覆’,更在于创造更多人类共同福利。”
 
  相较于纯粹的商人,苏必德更希望培养出具有团队意识的企业家。他们工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物质收益,而是打造一支能够创新的团队。这就需要发挥人文教育的力量,它会让学生从规律性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创新,从而指导具体实践。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进行的创新,将不仅仅是对某个狭义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可以连续推出多个创新产品,主动发现新的问题,并用新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在高校工作了近40年的朱崇实有更深的体会:“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无论是从教育观念、方法,还是从教师队伍来说,中国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都有很大差距。”
 
  朱崇实指出,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自身的改革做起。要真正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的追求,做到把人才培养当作第一要务。他还呼吁,要给大学更多自主权,让大学真正依法办学;政府和高校都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全社会应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国际经验:
 
 
 
把最好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安排到教学一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盖睿特和梅丽特分别介绍了自己所在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盖睿特强调,沃顿商学院首先教会学生的是创新精神,“因为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学院建立了一个创新实验室和IT自由区,在这两个区域,学生可以自由创新,无所顾虑。
 
  同样,沃顿商学院也创新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盖睿特透露:“沃顿的MOOC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课程,共有300万人参与过。其中65000人接受了付费教育。”
 
  梅丽特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要想推进更高层次的研究、促进创新,关键在于做好科研成果、投入收益比、教职员工和学生素质的评估。此外,还要把最好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安排到教学一线;发展好每一个学科,积极进行跨学科交流;联系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建立全球的交流网络等。”
 
  促进中外高校教育合作,也是提升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力的重要途径。梅丽特介绍,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尽管目前交流已经颇具规模,但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力度,如探索联合学位方面的合作、教职人员的交流等等。
 
专家建言:
 
 
 
急功近利不利于创新型教育
 
  相较于马云和扎克伯格对谈的会场以及其他关于经济、金融等议题的会场,“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场可谓观众寥寥。这一情景何尝不是社会普遍关注创新性人才,却忽视其培养大环境的缩影?受到触动的海闻感慨道:“教育是很重要的问题,但并不像技术、经济、金融那么引人注目。其实,教育体制跟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主要瓶颈,甚至将可能长期阻碍今后的经济增长。如何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技术、金融更为重要。”
 
  “任何一种急功近利,指望‘灵丹妙药’的快餐方式,都不利于创新型教育。”钱颖一认为,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厘清概念和观念。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特征是创造力。创造力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要素,即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要培养具有创造力三要素的人才首先要改革教育模式,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包容的教育环境,其次要正视正规教育可能造成创造性能力降低的“副作用”,并积极应对。最后,作为教育从业者,要善于发现不符合已知标准的特殊人才,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发展、成长空间。
 
友情链接 太原造价员培训 立辰对口升学

山西对口招生考试网

山西对口招生考试网立足山西,服务于山西中职院校所有考生。 是山西省唯一一个以对口升学为主题的专业性网站。 网站网罗了,对口资讯、培训、动态、政策、报名、分数线、 以及考试大纲

联系我们

911985983

911985983@qq.com

本网站之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站所有! 版权所有 ICP证: 皖ICP备150209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