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十中名师为考生带来2016年高考“备考指导”
发布时间: 2016-02-14 15:07 来源:山西对口升学招生网
随着“一模”落幕,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高考复习的最佳效果?2月4日下午,学大教育联合江淮晨报邀请合肥十中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名师精心为考生们带来了2016年高考“备考指南”。
语文老师高晓荣
1、杜绝单选题丢分现象
包括小阅读和文言文,主要对基础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带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语境、修辞分析;筛选并整合信息做到分清类属、紧扣语境、辨明主次;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时,除了理解全文内容、抓住隐含信息之外,要关注语言的提示作用,如表时间、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概括等的语句,在“或然”成“必然”、“未然”变“已然”、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因果颠倒等出题点上引导学生关注。
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抓牢《考纲》和《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课本中的重点实词120个、虚词18个、活用现象和四大句式,积累古代文化知识,强化断句训练,以应付“浅易文言文”阅读。
2、提高主观题答题质量
文言文翻译要加强片段翻译训练,引导学生有捕捉“句式”“活用现象”“重点虚、实词”的意识很重要。名句名篇默写是理解性的,学生对《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六十四篇诗文必须篇篇过关;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从内容和形式入手,抓住诗文主旨,答题要紧扣文本;作文要吃透《考纲》规定的25个考点,从审题到命题,从片段到整篇,做好作文训练。
数学老师李中祥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始终是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的考查重点。新课标Ⅰ、II卷约40%试题来源于课本或可在课本找到原型,紧扣大纲,抓住教材,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
2、重点知识,重点复习
在例题和习题的选取上以常规题为主、以中低档题为主,稍加一些提高能力的综合题。
3、多样题型训练,提高解题技能
回归课本,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以确保训练效果。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
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收集起来,写上评析,过段时间重做或看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归纳反思学习的基本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结论和应用,基本解题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5、完善章节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完每一章节都要做好系统总结。如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基本思想方法;本单元(章)中做错的典型问题要有记载,在分析原因及正确答案的过程中,记录下觉得有价值的思考方法或问题。
6、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彻底解决疑点、易错点,消除盲点。专题复习,主要是面向新课标Ⅰ、II卷试题的六个大题所代表的知识点。在复习中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和应用,针对学生学习的弱点和难点,穿插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分类讨论问题,最值、范围问题,恒(能)成立问题以及应用题等,总结题型题路,固定解题方法。
英语老师魏苗
1、突破词汇关,夯实语法
根据对往年全国卷及本次一模卷的研究发现,对考纲要求的3500个单词,考生不仅要做到掌握其基本含义,还要掌握其引申含义以及语法功能,尤其注意一词多性、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的情况,这些词往往是考点设置的重点或是关键点。要特别注意近年来新纳入考纲词汇和考试说明词汇的单词,这些词可能是完形填空选项中出现的高频词。另外,要在3500个单词中挑出历年全国卷完形填空选项中的重点词汇进行深挖,对这些词汇,要求学生认识、会拼写,并掌握其最基本的搭配和用法。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题对语法的考查没有刻意追求复杂的语言结构,而是注重在语境和情景中活用语法知识,应着重训练学生在语篇理解的基础上对语句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的能力,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网络,以此来应对偏重语法知识考查的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题。
2、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听”的能力
要求学生把历年全国卷高考题中的听力试题作为体会和熟悉高考听力题型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平时听力训练时,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体会考查的话题、考点、设题方式,明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哪里,进行针对性训练。学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以高考真题的录音为模板,反复跟读、模仿高考主播的发音,逐渐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对高考主播的语音语调熟悉以后,头脑的反应速度也相应提高。
3、重视专项训练,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一轮复习注意的是教材的复习与巩固,在二轮中应加强对完形、阅读、改错等专项训练,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掌握答题技巧,通过大量语篇阅读来增强英语阅读语感。
对于书面表达题,学生每周按照课本单元话题,运用该单元课文中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写100-120个词左右的短文,同时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